最新版中国交通运输报告发布

  为记录交通强国发展印迹,近日,由中国公路学会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腾讯智慧交通、高德地图、北京明树数据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第三方独立智库报告——《中国交通运输2023》正式对外发布。按照惯例,在全面、准确统计年度数据的基础上,年度报告深度分析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数据,对交通运输发展成效进行总结,跟踪行业改革热点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反映市场动态,于次年下半年发布。

  《中国交通运输2023》由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所组成。上篇是主报告,系统总结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出行服务、货运物流、投资融资、交通市场、安全应急、绿色低碳、智能交通、开放合作等领域的发展成绩,并紧扣中央经济工作部署,聚焦“国家综合货物运输枢纽补链强链”“交旅融合”“PPP新机制”“中国交通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数”“交能融合”“智慧收费站”等热点和关键词,进行深度分析。

  报告指出,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埋头苦干、担当奉献,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平稳有序,稳增长、调结构、提振信心,智慧绿色交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市场保持稳定,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

  2023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交通建设投资再次发挥了促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关键作用。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44356亿元,同比增长0.83%,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其中,铁路7645亿元、公路28240亿元、水路2016亿元、民航1241亿元、城市轨道交通52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4%、-1.01%、20.07%、0.81%、-4.22%。

  在交通投资的有效支撑带动下,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继续完善。报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止年底: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52%,公路建设投资占GDP的比重已连续26年超过2.0%;高速铁路营运里程4.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里程18.3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社会客运强劲复苏,全年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88亿人次,同比大幅度增长30.7%;全社会货运形势喜人,货物总量、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8.1%、6.3%,专业化运输增长明显,铁水联运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形势平稳,公路水路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7.5%;运输航空严重征候万时率同比下降31.5%;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4%,同比降低了0.27个百分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共完成294亿人次,轨道交通分担公共交通客流比例逐步的提升;网约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共享电单车发展迅速;城市拥堵水平有所上升,50个主要城市中,2%的城市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下降,14%的城市基本持平,84%的城市拥堵上升;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5.9%,新能源车辆占公共汽电车的比重达77.7%,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2.1万个;全国无人驾驶巴士、乘用车、无人配送车、物流车累计测试运行里程超过2100万公里,无人驾驶网约车在11个城市地区投入商业化运营;中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开通,中欧班列全年共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18%,覆盖国内115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

  《中国交通运输2023》发布了反映交通强国建设水平的指数——中国交通运输现代化指数。清华大学教授陆化普介绍,报告在中国工程院和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战略研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咨询评估”项目的“交通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五大类共计16个指标,对全国及各地的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综合指数得分为69.74分,较2010年、2020年分别提高了20.6分、2.13分。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准不断提高,总体处于初级阶段Ⅱ级水平。

  交通运输现代化指数排名前10名地区分别是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安徽、湖北、四川、北京、重庆。现代化指数得分高于80分的有浙江、广东、江苏;现代化指数得分介于75-80分的有上海、福建、安徽;现代化指数得分介于70-75分的有湖北、四川、北京、重庆、河南、天津、陕西、江西。

  报告中篇是主题研究报告,由智库与专家研究成果汇集而成,提供一个立体多维包容的研究参考。报告副主编、中国公路学会付振茹介绍,2023年报告聚焦的主题是“交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交通运输高水平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必然要求。中篇重点聚焦交通新理念、新模式、交通改革、交通科学技术创新、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等方面的成果,很值得参考。

  报告下篇是地方创新实践,主要展示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由各地、各单位实施的具有创新性、先进性、显著效果的重要工作、工程、项目,涵盖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智慧绿色发展所有的领域,便于读者研究借鉴。

  报告主编、中国公路学高级研究员孙虎成介绍,为帮助行业了解交通企业的整体发展和动态,激发交通企业市场活力,引导交通企业跟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树立中国交通企业未来的发展综合品牌形象,促进高标准交通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中国交通企业影响力,助力中国交通强国建设,报告还收录了“中国交通500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数”(CT500-EDI)、“中国交通500企业营收信息”(CT500-ERD)。

  报告公布的“中国交通500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数”(CT500-EDI)值为99.86,与2021年基准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计算样本企业总营业收入较基准年增长了8.48%;平均净利润率为3.83%,较基准年降低了1.37个百分点;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9.62%,较基准年增加了0.83个百分点;平均研发投入占比为1.71%,较基准年增加了0.05个百分点。指数根据结果得出,交通运输企业未来的发展呈现出企稳向好的态势。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申佳平)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申佳平)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工业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的优势进一步巩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