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助力河北移动发布“冀”算网络打造AI融合赋能平台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推进,河北省深化数字化的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河北移动承接国家战略,顺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算力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新型城市公共资源。今年“517世界电信日”,河北移动正式对外发布算力网络方案,打造1+3+X的高品质“冀”算网络。
AI算力作为算力网络中直接面向千行百业的创新型算力,正在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基于昇腾AI打造的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助力河北移动,在能源、生物医药、汽车等行业积极探索AI应用创新,赋能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优化升级。
依托京津冀区位优势,河北移动规划的省级数据中心以AI融合赋能平台为底座实现AI业务孵化和创新,开放AI算力,汇聚行业训练数据,沉淀算法应用,服务本省各类应用场景,在质量检验、机械人视觉、生产安全、设备看护等多种场景中挖掘AI创新应用。这些创新探索,得益于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的如下优势:
借助京津冀区位优势,河北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与京津数据中心AI训练集群形成AI算力统一调度。河北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一方面能够承接京津训练集群的算力外溢,完成“小训练大推理”任务,另一方面, 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也能借助京津训练集群的大模型和专家知识库,帮助大模型应用落地。同时,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能轻松实现对模型的统一管理,快速独立更新 AI 网络模型,减少业务应用的中断时间和网络带宽的大规模占用,网络流量消耗降低数十倍。设备运维时采用“根密钥+工作密钥”两层密钥管理、双机热备、数据传输加密等技术,实现对数据和设备的安全管理,通过边缘组件,可管理5万个节点,实现中心边缘设备统一管理。因此,通过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可使能算力安全高效管理。
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提供“ 一次训练多次部署”的云边协同能力,实现全场景覆盖。云侧训练完成后,能够在边端侧无缝衔接。同时边侧的轻量学习功能,能够随着场景数据变化进行增量学习和模型迭代更新,实现“越用越懂你”的效果。例如在环境安全识别场景,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也许会出现更多的安全风险隐患,通过增量学习就能实时更新模型并完成智能远程部署。
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提供了全场景统一的API,接口泛化能力强,能适应不一样领域的需求,使能用户快速适配,完成AI应用和算法的开发,同时,还可借助河北数据中心的海量数据创新各类AI算法和应用。目前,河北已经在智能制造领域探索出质量检验、厂区安全识别、设备看护等多种智能化应用场景,吸引众多算法厂家,快速打造拥有本地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
实际应用中,在质量检验方面,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预训练的AI模型可以部署于工厂产线,该方案通过计算机视觉对生产制造的产品做质量把关。以3C电子科技类产品组装为例,AI能够检测螺钉漏装、点胶错涂、标签反向等30余种“错装、漏装、反装”类质量上的问题。检测系统与工厂MES和自动化系统联动,可针对产品型号自动检验测试,同时对缺陷产品报警或自动剔除。如遇产品换线等情况,工厂可将新产品图片传至训练中心,在图形化界面进行样本添加、图片标注、创建训练任务及查看训练状态,并将优化后AI模型重新部署于产线,实现“边用边学”。
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通过自主创新的昇腾全栈AI能力,助力河北移动在智能制造领域探索出丰富的AI应用,未来,从河北到京津冀,再到全国,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到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将继续发挥算力网络AI基础设施的先进的技术优势,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创更美好的人工智能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