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内资讯-健康产业资讯门户医药市场动态广场

  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CDR)公示称,舒筋活络止痛膏拟转换为非处方药。该产品为安科生物的独家中成药(含剂型独家,下同),用于跌打损伤、扭挫伤等软组织损伤等。近年来,随着慢慢的变多处方药成功“转非”,国内OTC零售市场呈节节攀升之势。

  3月31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齐鲁制药(海南)的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和河北瑞森药业的依帕司他片同日获批。今年以来,糖尿病药已有21个产品(42个品规)获批上市。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糖尿病用药(化+生)在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5%。从TOP20来看,明星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登上“销冠”宝座,销售额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扬子江南京海陵药业、甘李药业等4个国产品牌上榜。截至目前,糖尿病药1类新药有江苏恒瑞医药的舒地胰岛素注射液、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焦谷氨酸荣格列净胶囊等7个品种(14个受理号)报产在审。

  近期,集采消息频传:新疆牵头26省联盟集采浮出水面,广东拟组建246个品种集采,四川69个化学药集采启动在即,安徽将开展全国生物药联盟集采,19个品种成热门选手,不乏贝伐珠单抗、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人促红素等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20亿元的大品种。生物药集采持续扩面提质,广东、江西、安徽等地积极探索覆盖范围和规则,集采规模及标准有望进一步提升。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了一起独家调查报道《起底“医保取现”背后“回流药”销售网》,已经有3家药店被叫停医保结算。

  近日,正大天晴的1类新药注射用TQB2101、TQB2210注射液获批临床,公司创新药管线款仿制药获批上市。除了已上市的8款创新药,公司还有85款1类新药处于申报临床及以上阶段,12款处于NDA或Ⅲ期临床阶段;12款高端创新药物在研,4款上市可期;71个品种过评(23个首家),8个备战第十一批集采。

  3月28日,康恩贝集团-浙江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第二届新药创制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相聚一堂,一同探讨行业创新和产教融合的前沿发展路径,为推动我们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系列与慢病防治相关举措,充分彰显了政府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坚定决心。3月20-22日,由《医药经济报》和《21世纪药店》指导,上海和黄药业承办,并携手全国主流连锁药店共同发起的“健康中国心”第二届寻找最佳慢病顾问活动(下称:第二届“健康中国心”活动)顺利收官。

  近日,有消息称,第十一批国采在规则上或有变化。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已有100余个品种满足国采入围门槛,其中有54个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以集团计)达10家及以上,448亿市场波澜欲起,倍特、华润、科伦、石四药、齐鲁等蓄势待发。

  随着商保药品目录的出台在即,药品目录对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处于众说纷杂之中。

  近日,人福医药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武汉人福药业的多巴丝肼片以仿制4类报产获批,视同过评。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多巴丝肼片在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见文末)是10亿元级别重磅品种,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近7%,是抗帕金森氏病化药TOP1产品。

  米内网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补血中成药在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城市实体药店+网上药店)终端销售额同比略有下滑。产品TOP20中,阿胶稳居“销冠”宝座,12个独家产品“霸屏”,10亿大品种创新高;品牌TOP20中,9个销售额超1亿元,东阿阿胶、宏济堂、仲景宛西制药、九芝堂等上榜。

  近期,科伦药业拿下了罗沙司他胶囊,康恩贝拿下腺苷钴胺胶囊,抗贫血制剂百亿市场再添多员猛将。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抗贫血制剂(化+生)的销售规模涨至145亿元,2024年各终端继续保持正增长态势。32个药品挺进两大TOP20品牌榜单,3个独家产品亮眼,非独家产品中济川大涨93%,石药大涨52%,成绩喜人。今年以来已有16个抗贫血制剂新品获批,一品红等8家药企首次入局,步长、三生两款1类新药冲刺上市,东阳光药、恒瑞等14款1类新药积极地推进临床,这个百亿市场未来可期。

  近日,CDE官网显示,漳州片仔癀的中药1.1类新药养巢颗粒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妇科中成药销售额超过190亿元。

  第十一批集采在即,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为国采第二大主力。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销售额超过648亿元,同比下滑6.42%。品牌TOP10中,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片、正大天晴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默沙东的磷酸西格列汀片位列前三。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已有57个品种纳入国采,16个品种备战第十一批集采,齐鲁、正大、倍特等企业多个品种在列。

  米内网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奥硝唑在近年中国零售药店(城市实体药店+网上药店)终端均保持1亿元以上销售规模,2023年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登上TOP1企业宝座,2024年则再创新高,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表示,潇然®奥硝唑在零售市场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是对公司产品质量的肯定,也是对公司市场战略和客户服务能力的认可。此外,潇然®奥硝唑片在中国市场独有100mg规格,将逐步扩大临床应用场景。

相关新闻